2023-04-28 15:27:41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 //gs.huatu.com/gwy/ 关注公众号领资料 QQ备考群 APP刷题 文章来源:华图国企招聘网
一、单选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联系的普遍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真理的相对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知识。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即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故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A项正确。B项:联系指的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联系具有普遍性,即时时有联系、事事有联系。这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普遍性并非哲学的基本问题。B项错误。C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始终。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矛盾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类社会和思维中,人的思维中的矛盾是客观世界矛盾反映,运动本身就是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矛盾的普遍性并非哲学的基本问题。C项错误。D项: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条件性。表现为:①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②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③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真理的相对性并非哲学的基本问题。D项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
2. “中国共产党所拥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里所固有的。从根本上说,它源于实践,源于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源于我们党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实践,源于我们党领导和推动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源于我们党领导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上述内容的哲学依据是:
A.必然性总是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B.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题干强调“四个自信”从根本上说,源于实践。“四个自信”属于认识的范畴,这里体现的哲理是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项:必然性是指事物运动的规律,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中并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但题干未涉及偶然性和必然性,A项错误。B项:说法正确,但题干未涉及发展的问题,B项错误。D项:说法正确,但题干未涉及矛盾的问题,D项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
3. 有学者认为大多数癌症的发生其实是随机的,取决于“上帝掷骰子”,也就是说,大部分癌症发生的原因不是环境因素的遗传,而真的是因为运气不好,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知识。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道、理、绝对观念等当成是世界的本原。题干中的观点认为人类是否会患有癌症取决于“上帝”,是典型的将“上帝”这种“客观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项正确。A项: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心灵、意识、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认为世界上的—切事物只存在于个人心灵之中,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是第二性的。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C项:辩证唯物主义,以辩证的理论思维方式发展了唯物论,既承认了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也承认了意识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D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特点:机械的、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看问题。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4. 在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减少背景下,国家对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积极调整,既顺应了群众对生育二孩的普遍需求,也有助于优化人口结构。从辩证唯物论角度来看,这体现了: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论统一关系
B.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全面地看问题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题目要求从唯物论角度入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是唯物论论点。D项正确。A项: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其基础及决定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广义上是指社会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狭义则专指关于社会关系的意识,即意识形态。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它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对社会存在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界限。A项错误。B项: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揭示,无论在什么领域,任何事物以及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而矛盾双方的统一与斗争,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矛盾的三对特性四大理论:即: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的不平衡性,即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B项错误。C项: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唯物史观的内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个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以此确立起科学的群众史观,真正揭开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本来面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又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全部历史发展的基础。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必然得出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C项错误。因此,选择D选项。
5. 近年来,某旅游城市的部分公园免费向社会开放,公园门票收入锐减,旅游总收入却大大增加,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A.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B.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C.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的关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组成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要素及其发展全过程的某一个阶段。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只有对于组成它的部分而言,才是一个确定的整体。整体的观点要求我们在观察与处理问题时要着眼于整体。公园免费向社会开放,门票收入锐减,但门票收入是旅游总收入的一部分,因为开放公园带动了旅游产业,所以使得整体收入增加,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项正确。A项:内因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指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外部矛盾。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题干中没有体现内因外因的关系。A项错误。C项: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题干中没有体现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C项错误。D项: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次要方面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题干中没有体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的关系。D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6.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量变和质变关系的是:
A.不平不陂,无往不复
B.防微杜渐
C.物无孤立之识
D.刻舟求剑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防微杜渐是指当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刚有苗头或征兆时,就加以预防与制止,坚决不让它继续发展。该成语是在错误的思想和行为量变的时候就加以阻止防止质变,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B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A项:“不平不陂,无往不复”意为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没有始终往前而不遇反复的,体现了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物无孤立之识”强调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体现的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而不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D项:“刻舟求剑”比喻拘泥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否认了事物的绝对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而不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
7. 真理是客观的,对此,下面理解不正确的是: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
B.真理揭示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并选错误项。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中真理的客观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因此B、C、D项正确,而A项中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应该是物质,不是真理,A项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
二、多选题
8. 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成就,是由于他们:
A.摆脱了哲学的指导
B.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摆脱了唯心主义
C.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原则
D.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知识。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做自然科学研究,如果不摆脱唯心主义,如果不以外在世界是独立客观为前提,不可能有什么成就。而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就体现了辩证法原理。由此可知,BCD项均属于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A项: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自然科学家不可能摆脱哲学的指导。A项错误,因此不当选。因此,选择BCD选项。
9.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
A.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B.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C.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性
D.不依赖于我们的感受而存在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A项:列宁提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A项正确,当选。C项: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据此,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性即都为物质。C项正确,当选。D项: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项正确,当选。B项:“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的说法是片面的。“物质”是对世界万物的概念和具体性质的归纳和总结,其总结的万物性质的共同点,不是各种性质的单纯的叠加。B项错误,排除。因此,选择ACD选项。
10. 下列名人名言中,与“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道理相同的有: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
D.你要批评指点四周风景,你首先要爬上屋顶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意思是没有在慢慢长夜哭过的人,是不可以和其讨论人生这个话题的,只有经历过,才能有感触,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A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A项符合题意,当选。B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项符合题意,当选。D项:“你要批评指点四周风景,你首先要爬上屋顶”强调的是只有切实看过周围的风景,才有资格批评指点,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项符合题意,当选。C项:“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强调的是劳逸结合,体现了适度原则。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因此,选择ABD选项。
原文标题: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1.6.21)
文章来源:https://www.sydw8.com/2021/0621/385530.html
上一篇:2023年甘肃省遴选笔试模拟题之以青春奋斗之我助力民族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