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上善若水”,孔子曰 : 智者乐水 ; 禅语曰 : 善心如水 。 在伟大的思想家眼中水是真善美的化身、是哲学的本喻、是道德的载体、是智慧的展现。水,柔而能克刚,静而能映物,动而能千变万化,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夺。水有这么多的美德值得我们人类虚心地去学习和感悟。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向水学习,以水为师 , 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以水为师 , 学习水的无私奉献和宽广胸怀 。 水是无私的,水是有爱的,不停的流,润泽万物却不求报答 。 若没有水,万物不能生长;地球若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存在。伟大的法国文学家 , 哲学家雨果有言 : “ 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 , 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 ”。胸怀宽广 , 无私奉献 的人,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从“愚公”李保国,到“樵夫”廖俊波;从“燃灯者”邹碧华,到“扫雷英雄”杜富国,都是这种具有 无私奉献 , 宽广胸怀和 家国情怀的人。 海纳百川,包容涵藏 , 就是说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也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 。 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四川大学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校训。目的就是告诫学子们向水学习 , 拥有无私奉献 , 包容万物的宽广胸襟 。
以水为师 , 学习水的至善至柔 。 人生处世当如水,善待一切,灵活、善变,不妄求环境适应自己,而善使自己适应环境。人在世上不顺多,当学水之能潜、能涌、能流、能奔、能升能降,适境而生,适境而居。让心永远呈现如“宁静的森林池水”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出自老子的 《 道德经 》, 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 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以水为师 , 学习水的滴水穿石,以柔克刚 。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当小贩、报务员等。但他迷恋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孜不倦,竟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他的画室里,挂着他用以自勉的条幅:“不教一日闲过。”就是到了晚年,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正是因为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苏轼尝在《稼说送张琥》中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以柔克刚的态度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 暗合道家主张的学说,顺其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点。
水深厚的文化底蕴滋润着人心对水的认识悟,能使我们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心旷神怡。水的性格、水的气魄 。 当你对水的感悟得到升华,你的胸怀也会变得像大海那样宽广。我们应该自觉的向水学习,学习水的精神、水的品格,涵养柔软的心性,修炼谦卑的美德,效法水的无私善行 。 水有这么多的美德值得我们人类虚心地去学习和感悟。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相关内容推荐:
招录信息—— 甘肃公务员历年职位查询 | 2023甘肃省考公告预约 | 入面分数
教材资料—— 甘肃公务员6本套 | 巧学礼包 | 系统提升班
辅导课程—— 2023甘肃公务员笔试课程 | 网校课程 | 直播讲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