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3 09:00:56 甘肃公考考试网 //gs.huatu.com/gwy/ 关注公众号领资料 QQ备考群 APP刷题 文章来源:甘肃华图教育
经历了庚子年疫情的波动,终于在辛丑年伊始,我们的生活恢复了正常,2021年的公务员考试公告虽然来得晚了一些,但是终究还是来了,元宵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天津市的公告在睡眼朦胧的早上来了,河北省的公告也在3月1日的夜晚来了,紧随其后,内蒙古自治区的招录公告在3月2日也来了。华图小编也迫不及待地与大家分享大纲中隐藏的那些“秘密”。一起来吧!
一、考试内容及时间
(一)笔试科目
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所有报考者必须参加这两科考试,旗县以上机关(单位)和苏木乡镇机关分别命制不同试题,提供蒙汉两种文字笔试试卷。
报考非“蒙汉兼通”职位的报考者,选择汉文试卷的必须用汉文作答,选择蒙古文试卷(部分内容加注汉文)的必须用蒙古文作答,对同一科试卷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作答的,按零分处理;报考“蒙汉兼通”职位的报考者,必须按照规定的文字作答,不按规定文字作答的,按零分处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时限为120分钟,申论考试时限为180分钟。报考公安系统职位的,还需参加公安专业笔试,考试科目为公安专业知识,笔试试卷为汉文试卷,须用汉文作答,考试时限为120分钟。
(二)笔试时间
2021年3月27日-28日。具体安排为:
3月27日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3月27日14:00-17:00申论
3月28日9:00-11:00公安专业知识
二、行政能力测验
(一)测查内容
根据2021年考试大纲的表述,考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大模块,全部为客观性试题(选择题)。
内蒙古省考行测试卷分值分布
模块 | 题量 | 模块分值 | 总分值 |
常识判断 | 20 | 0.75 | 15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40 | 0.8 | 32 |
数量关系 | 10 | 0.9 | 9 |
判断推理 | 30 | 0.8 | 24 |
资料分析 | 20 | 1 | 20 |
合计 | 120 | 0 | 100 |
1.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2016~2020年内蒙古省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分布
言语理解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逻辑填空 | 19 | 18 | 19 | 20 | 15 |
主旨概括 | 2 | 2 | 2 | 2 | 1 |
意图判断 | 2 | 3 | 5 | 2 | 8 |
细节理解 | 3 | 4 | 4 | 4 | 5 |
态度理解 | 1 | 0 | 0 | 0 | 1 |
标题选择 | 1 | 2 | 1 | 1 | 2 |
词语指代 | 1 | 0 | 0 | 0 | 0 |
语句填空 | 3 | 4 | 3 | 3 | 1 |
语句排序 | 3 | 1 | 1 | 2 | 1 |
下文推断 | 5 | 0 | 0 | 1 | 1 |
2020年言语理解与表达,比往年的题目量有所增加,从每年的35道题增加到今年的40道题。每个题型都有所涉及,很考验考生的言语基础是否扎实。逻辑填空依然是今年的重点内容,达到了近20道题,内蒙古在重视主旨、意图和细节题的同时,增加了其他选考题目如下文推断类的题量。所以,今年言语的题目量的增加给考生们在做题时增加了答题所需时间,题型变动也相应给考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用题型有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
2016~2020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题型分布
数量关系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循环周期问题 | 0 | 0 | 0 | 0 | 0 |
数列问题 | 0 | 0 | 0 | 0 | 0 |
约数倍数问题 | 1 | 0 | 0 | 0 | 1 |
基础应用题 | 2 | 4 | 1 | 1 | 2 |
方程问题 | 0 | 0 | 1 | 0 | 0 |
溶液问题 | 0 | 0 | 0 | 0 | 0 |
工程问题 | 0 | 1 | 0 | 1 | 2 |
经济利润问题 | 1 | 0 | 1 | 1 | 3 |
行程问题 | 0 | 1 | 0 | 2 | 1 |
几何问题 | 3 | 2 | 3 | 3 | 1 |
容斥问题 | 0 | 0 | 2 | 0 | 0 |
排列组合问题 | 1 | 0 | 1 | 1 | 0 |
概率问题 | 2 | 2 | 1 | 1 | 0 |
3.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主要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用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种。
2016~2020年省考判断推理题型分布
判断推理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
图形推理 | 位置类 | 1 | 3 | 0 | 1 | 4 | |
样式类 | 1 | 1 | 2 | 2 | 1 | ||
属性类 | 2 | 1 | 1 | 1 | 0 | ||
数量类 | 2 | 1 | 2 | 2 | 2 | ||
立体类 | 3 | 3 | 4 | 2 | 1 | ||
定义判断 | 单定义 | 6 | 6 | 9 | 6 | 7 | |
多定义 | 2 | 3 | 0 | 1 | 0 | ||
类比推理 | 外延关系 | 7 | 1 | 0 | 1 | 0 | |
内涵关系 | 1 | 4 | 8 | 5 | 8 | ||
语义关系 | 0 | 5 | 1 | 3 | 4 | ||
语法关系 | 0 | 0 | 1 | 3 | 0 | ||
逻辑判断 | 翻译推理 | 0 | 0 | 1 | 1 | 0 | |
真假推理 | 0 | 0 | 1 | 0 | 0 | ||
分析推理 | 0 | 0 | 1 | 0 | 1 | ||
日常推理 | 0 | 1 | 4 | 0 | 0 | ||
形式推理 | 1 | 0 | 0 | 0 | 1 | ||
论证 | 8 | 6 | 0 | 7 | 6 |
4.资料分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2016~2020年内蒙古省考资料分析性题型分布
数量关系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简单计算与比较 | 0 | 2 | 1 | 1 | 4 |
现期量 | 0 | 1 | 0 | 2 | 1 |
基期量 | 2 | 2 | 3 | 1 | 1 |
增长率计算类 | 1 | 3 | 1 | 1 | 0 |
增长率比较类 | 2 | 0 | 2 | 1 | 2 |
增长量计算类 | 2 | 0 | 1 | 2 | 0 |
增长量比较类 | 1 | 0 | 1 | 0 | 0 |
比重计算类 | 2 | 4 | 1 | 1 | 0 |
比重比较类 | 0 | 0 | 2 | 3 | 3 |
平均数计算类 | 0 | 0 | 1 | 0 | 0 |
平均数比较类 | 0 | 0 | 0 | 1 | 0 |
倍数 | 1 | 0 | 1 | 1 | 0 |
综合分析 | 3 | 3 | 1 | 1 | 4 |
5.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2016~2020年省考常识判断题型分布
常识判断 |
2020年 (20题) |
2019年 (25题) |
2018年 (25题) |
2017年 (25题) |
2016年 (25题) |
政治 | 9 | 7 | 2 | 1 | 1 |
科技地理 | 6 | 12 | 13 | 10 | 13 |
历史人文 | 3 | 3 | 8 | 9 | 5 |
法律 | 1 | 1 | 2 | 4 | 3 |
经济 | 1 | 2 | 0 | 1 | 2 |
(二)备考建议
1.言语理解与表达
(1)片段阅读主要注意掌握读题顺序和读题方法,把握文段的行文脉络。
(2)逻辑填空部分侧重对实词和成语的考查,对于词义的理解主要是靠积累,尤其是是常见容易使用错误的成语的积累;另外需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义轻重。
(3)语句表达部分需熟练掌握其基本解题思路,语句排序题目错误率较高,考生往往花时间较长,可以从选项入手,对比选项间差别,事半功倍。
2.数量关系
(1)熟练掌握数学运算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知道每种方法的使用条件,会灵活应用。
(2)高屋建瓴,大量刷题,及时总结,查缺补漏,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提高解题
速度和正确率。华图教在线APP提供真题练习,可以进行专项练习。
3.判断推理
(1)图形推理要掌握图形推理所有考点,知道出题人出题的角度,能分清各种题型之间的差异,学会相应的解题思路。掌握图形推理的常见考点及规律,从图形特点入手,灵活运用位置、样式、数量口诀,从整体上把握图形推理的解题思路。
(2)定义判断从关键词入手,学会找关键词,对比找出正确答案。
(3)类比推理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词与词之间的各种关系,同时利用看词性、造句法、想逻辑等解题技巧应对组合型关系的出现。
(4)逻辑判断是行测的难点,对于论证题型,需掌握加强和削弱两大题型的题型特点和解题技巧,论证题型又以削弱论证更难,需要多加练习,避开出题人挖的坑,提高正确率。对于形式推理并不需要基础知识的积累,但是需要对于方法和技巧的把握,迅速找到突破口。
4.资料分析
(1)掌握做题顺序,锻炼自己的快速阅读能力,学会快速准确地搜索数据。
(2)加强速算能力的培养。掌握大数据的速算技巧,以保证在有限时间内快速解题,大大提高资料分析得分率。
5.常识判断
(1)密切关注时政热点,国际大事,尤其是重要的会议报告文件。常识判断的题目紧跟时代,对考生常以基础知识与时政热点相结合进行考查。
(2)注重平时积累。常识判断的考查以基础知识为主,考生需要平时多储备基础知识。
三、申论
(一)考试大纲
内蒙古自治区的公务员考试参加全国公务员联考,没有自己的考试大纲,因此参照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申论》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考查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申论》市(地)级及以下考查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申论》乡镇机关考查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对材料中所涉及的理论、政策、观点及事实本质等有明确的认识,并进行准确分析和解读。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站稳政治立场,准确理解上级要求和工作目标,依据法律、法规、政策等,结合基层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落实措施,有效完成任务。
群众工作能力———要求能够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善于了解群众真实诉求,以有效手段组织动员群众,灵活运用各种措施和办法化解复杂矛盾,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写作能力———要求能够结合材料,根据工作任务,恰当组织语言,准确、得体、有条理地进行书面表达。
(二)温馨提示
根据大联考的省份的考试大纲,2021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那就是新增了“行政执法类”申论的命题大纲,所以广大考生也要稍微留意一下,仅供参考。
以2021年安徽省考申论大纲为参考:
申论考试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申论科目分别设置A、B、C三类试卷。报考省市县级机关单位职位(不含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人员考A卷;报考乡镇级机关单位职位(不含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人员考B卷;报考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人员考C卷。
《申论》A卷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资料所包含的观点和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思考资料内容,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申论》B卷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等。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对给定资料中所涉及的理论、政策、观点及事实本质等有明确的认识,并进行准确分析和解读。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站稳政治立场,准确理解上级要求和工作目标,依据法律、法规、政策等,结合基层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落实措施,有效完成任务。
群众工作能力——要求能够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善于了解群众真实诉求,以有效手段组织动员群众,灵活运用各种措施和办法化解复杂矛盾,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写作能力——要求能够结合给定资料,根据工作任务,恰当组织语言,准确、得体、有条理地进行书面表达。
《申论》C主要测查报考者应当具备的依法行政和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基本能力,即阅读理解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
阅读理解能力——准确理解归纳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对所涉及的观点和事实进行恰当的解释,并作出合理的推断。
依法办事能力——结合执法一线工作实际,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综合运用恰当有效的方法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实现目标。
公共服务能力——能够全面准确了解公众需求和愿望,灵活运用各种措施和办法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文字表达能力——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三)申论备考指导
申论考试题型无外乎五种:归纳概括、问题分析、提出对策、公文写作、大作文。下面就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五种题型的各自特点。
1.归纳概括题(一般要求不超过150-300字)
阅读理解是《申论》测查的一项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在公务员的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常要处理大量资料文件和各类信息。整理、归纳、提炼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东西,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上报给有关领导或进行存档。这种能力在申论考试中主要通过概括归纳题来考察。
概括题参考答案都是比较固定和封闭的。辞典中对“概括”的基本含义是这样解析的:归纳,总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加以简明的叙述,扼要重述。在申论考试中我们可以把含义换成将材料的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重述。
因此,概括本身是对材料的复述,所有内容都要在材料里找到依据,不能脱离材料自己想当然地进行概括,随意进行主观发挥。但同时也要注意,完全根据材料的意思并不是照抄材料,而只是说所表述的内容在材料中要找到直接的依据。
2.问题分析题(一般要求不超过300字)
在申论考试中分析题也比较复杂,有对问题的分析、有对原因的分析、有对句子的分析、有对词语的分析、有对事件分析、有单一的分析、有综合的分析……分析题的出题形式也多样,且很多时候跟概括与对策以及文章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现有材料和自己的常识背景,切分各个要素,对问题背后的本质规律和深层次问题进行挖掘。
申论的材料取材多样,表面看来有的材料并不太相关,纷繁复杂的现象,但我们不能被此迷惑,要去分析这些现象反映了共同的什么问题,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逻辑关系。
3.提出对策题(一般要求不超过300字)
对策题就是要写对策,对策简单的说就是要做什么和怎么做。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对策,避免答题时答非所问。
很多考生把一些不是对策的东西当作对策。比如一份答卷中的“当前,食品安全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一波为平一波又起……”,“现在,有关部门没有把政策落实到实处,检查走形式,没有对食品加工企业严把关是问题食品祸害百姓的根源之一。”这些是在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而不是在提对策。再次强调,如果题干中没有要求对问题进行分析,答对策题的时候就只提对策,其它的内容都不用谈。
4.公文写作题(一般要求不超过300字)
在申论考试中有一种题型,即根据给定资料为考生设置一定的公职角色、社会身份或情境进行作答,这种题型被称为“公文写作”,常见的有报告、会议提纲、公开信、演讲稿、倡议书、新闻发布稿等等。考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多,可提前学习各种公文写作格式。
公文写作没有固定的答题内容,写的内容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公文类别来决定,即便是相同的公文类别也会根据情况和对象的不同回答不同的内容。另外,这类题目语言风格较为多样,表达方式灵活,因为多数考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接触不多,所以得分难度较大。
5.文章写作(大作文,一般不少于1000字,40分)
申论文章写作,就其目的来说,是对考生思考能力(概括归纳、分析、策略等)和文字表达能力(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综合考察。就近年考试特点来看,考生可以把申论写作当做前面三种基本题型(即概括、分析、对策)的综合,概括问题表现———分析原因和影响———提出对策是所有申论文章内在的逻辑。
申论文章的内在逻辑是统一的,但具体写作形式却是千变万化的,一篇好的申论应试文章必须以符合题目要求和材料特点为旨归。题目要求你针对一些明确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你就写对策,注重具体的方案陈述和可行性论证,这就是所谓的策论文。题目要求你针对一些有待澄清的问题做出归纳和分析,你就要很好的概括问题表现,缜密的分析其成因和影响,对已经采取的措施做出分析评论,最后提出并论证自己的更好建议,这就是所谓的评论文。
公考上岸不是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的,积累,努力,选择,坚持,心态等等,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说了那么多,言有尽意无穷。呈上一首小诗吧:“风可以吹走一片无助的纸片,却吹不走一只会飞的蝴蝶。”加油吧,努力吧,你就是一只会飞的蝴蝶。
越努力,越美丽。考编制,选华图,华图教育助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