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傻瓜式操作的题目:(题目来自考生回忆)
甲和乙两条自动化生产线同时生产相同的产品,甲生产线单位时间的产量是乙生产线的5倍,甲生产线每工作1小时就需要花3小时时间停机冷却而乙生产线可以不间断生产。问以下哪个坐标图能准确表示甲、乙生产线产量之差(纵轴L)与总生产时间(横轴T)之间的关系?( )
【答案】A
【解析】设乙每小时产量为1,则甲的产量为5,则第一个小时内,甲乙之间的差值y=(5-1)t=4t,第二个小时到第四个小时,甲休息,则两人的产量差为y=4-t,因此选择A选项。
PS:这题不会做就不用看题干了,求同去异找答案也是极好的,都是折线不要C,起线较陡不选B,线在T轴方向延伸较长不选D,最后的答案真真儿是很对的!
有文化底蕴的题目:(题目来自考生回忆)
关于文学作品中的典故,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指的是信使
B.“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中的“采薇”指的是建功立业的抱负
C.“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中的“劳歌”指的是送别歌曲
D.“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中的“昆山玉”指的是杰出人才
【答案】B
【解析】A项,诗句出自唐朝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意思是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探看。青鸟是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说法正确。B项,诗句出自唐朝诗人王绩的《野望》,意思是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作者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所以古时用“采薇”代指隐居生活,说法错误。C项,诗句出自唐朝许浑的《谢亭送别》,意思是听罢一曲送别之歌,朋友匆匆解缆开船。举头四望,两岸青山之间,层林尽染,红叶夺目,只是水流迅疾,归行似箭。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说法正确。D项,诗句出自唐朝刘禹锡的《送李中丞赴楚州》。昆山玉,又名昆山之玉,是和田地区出产的软玉,后用来比喻杰出的人才,说法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
PS:看到青鸟,脑中就自动浮现北大两个字,学IT,好工作,就读北大青鸟。。。采薇原来不是采花、采菊、采蘑菇啊,居然是隐居,涨姿势了!
展现文化自信的题目:(题目来自考生回忆)
作为历经600年风雨、年客流量1600万的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故宫也曾在公众面前遭遇尴尬,如今却能华丽转身,在互联网上主打造物之美,兼顾攻略之实。故宫似乎找到了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形态丰富和再造——故宫已经不再只是那个北京城中轴线上72万平方米的皇家院子,它在云端,在数字博物馆里,在创意用品中,更为重要的是,它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从皇家私藏到国家所有,再到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共享,在故宫文物面前,人与物的关系发生了分明的进化,早已不再是“天下至宝,尽归帝王家”,而是更接近共有共享的理念。
根据这段文字,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指的是 ( )。
A.密切与公众的联系
B.拓宽传统文化宣传渠道
C.对传统进行新解读
D.利用网络实现文物共享
【答案】D
【解析】根据文段“故宫似乎找到了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可知“正确打开方式”指的是故宫采取的某项举措。文段首先介绍故宫也曾在公众面前遭遇尴尬,但如今却能华丽转身,主要就是通过互联网,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再造,破折号之后的内容是对这一结果的具体解释说明,指出故宫文物接近共有共享理念。可知故宫主要借助网络进行文化传播,实现文物共享。对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中故宫的对策进行概括,故D项当选。
A项,概括的是故宫找到“正确打开方式”后的结果,故排除A项。
B项,“拓宽宣传渠道”属于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故排除B项。
C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故排除C项。
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PS:由故宫博物院和北京电视台出品的新节目《上新了·故宫》正在热播,节目构思、参演嘉宾、节目评价都棒棒哒,帅气的邓伦,美腻的袁姗姗……,等等,好像串台了,不是打广告啊,是要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不想看到的题目:(题目来自考生回忆)
左图为6个相同小正方体组合成的多面体,将其从任一面剖开,以下哪一项不可能是该多面体的截面?
【答案】D
【解析】A、B、C都可以从立体图中截出,如下图,D项不能截出。
因此,选择D选项。
PS:真心佩服做出解析图的小哥哥,这样的题我一般情况下是不做的,不一般的情况下是连看都不看的,还是回去好好练习一下刀功吧……
下一篇:2019年国考常识有趣题目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