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政府快速作出救灾反应
地震发生两天来,四川雅安已举行四场新闻发布会,及时向社会通报紧急安排部署抢险救援工作。
交通部门在地震后12小时打通318国道,并连续3次发布交通管制信息严禁社会车辆进入灾区,保障生命绿色通道畅通。
记者昨日在芦山县看到,各种应急救援力量挤满整个芦山县,目前这个县城里面已经“饱和”,国家部委设立的临时指挥部一家紧挨一家。
昨日下午,四川当地一名记者堵在荥经县无法到达芦山县,他说,因为灾区交通拥堵,交通压力非常大,为了留出救援通道和生命通道,新闻中心已暂不发放采访证。
应四川省要求,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团体,未经批准近期原则上暂不自行安排工作组和工作人员前往灾区。对于灾区确有需要的,国办将统一作出安排。
救援:近3万专业救援人员挺进震区
昨日下午17时,雅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抗震救灾最新情况。
目前,成都军区、武警总队部队、公安消防、矿山救护队、民兵预备役、卫生、通信、电力等已派出救援队伍95支、总人数28971人、装备933台套,已挖出被掩埋人员遗体5具,救出、转移轻重伤员300人。
昨日,记者从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获悉,全省14支消防部队徒步前进,已全部部署在宝兴县各受灾乡镇,实现了救灾全覆盖。
另据报道,今日零时许,宝兴县城已恢复电力供应。
信息:“微时代”网民心态日渐成熟
“整个中国一跃而起”,这是芦山地震后,一个国家面对灾难的姿态。政府有力有效的举措,媒体及时充分的播报,更有无数普通人用自己的方式,构筑心手相连的命运共同体。而早已进入亿万人民生活的互联网,无疑是凝聚正能量的重要平台。
中国国际救援队一条关于地震的微博,转发超过46万次;微信“地震救助”公众账号,不到1天有近10万人关注,发送信息15万条;搜索引擎、门户网站联手行动,搭起寻亲平台……不可能每个人都在四川、都去雅安,但在这个平台上,时空差距缩小到零,每个人都能表达关切、抒发心声、提供建议。互联网的世界没有孤岛,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微时代”,我们的心在一起,“人人都是雅安人”。
5年前的汶川地震,无数网友在QQ签名中点亮红心,传递强烈情感力量。通过博客、论坛组织起来的志愿者,更发挥了重要作用。5年来,从社交网络到微博,再到异军突起的微信,网络伴随国家一起成长。一方面是精神的传承,一方面是现实的发展,“微”力量汇集抗震救灾大能量,以无数个体积极参与,搭建起新的救援生命线。
更重要的是,在一次次突发事件和公共讨论的洗礼下,网民在不断走向成熟。芦山地震后,整个互联网呈现的自我认知与反思,让人看到一个充满公民精神的公共空间正在形成。志愿者还未出发,已有人呼吁为专业救援让出道路;记者刚刚上路,提醒注意媒体道德的微博已成热点。一条虚假寻亲信息,更成为众矢之的,让“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的共识更加牢固。少打电话、不乱捐赠,甚至是不炒作、不煽情,从满腔热忱到理性冷静,网民心态日渐成熟,又何尝不是中国社会前行的缩影?
从汶川到芦山,一个民族的砥砺前行
震后53秒,第一条震情微博就已传上网络;一小时内,应急响应预案有条不紊展开;3小时里,第一支救援部队火速到达震中,400多名危重伤员被送往异地救护……及时、高效、有序,这是千万网友对两天来救援的共同评语。从容、镇定、坚强,这是世界从灾难中看到的中国表情。
这份镇定与从容,不仅是因为我们遭遇过灾难,有了救援的经验、应对的技巧,更是因为我们经历了思考,对许多问题早有答案。在命运的洗礼中,在持续讨论、不断反思、积极推动中,那些至关重要的价值,被熔铸为不言而喻的社会共识。
从汶川到芦山,我们对生命尊严有了更深领悟。灾情不再封锁在档案里,遇难者不再是冷冰冰的抽象数字,逝去同胞的名字在国家电视台被庄重念出……汶川地震5年后的今天,十万火急的救灾行动中,人们小心翼翼地相互提醒不要消费苦难、注意媒介伦理。“丧失生命迹象的也要把遗体抬出来”,李克强总理掷地有声的指令,再次传递这样的信念: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不是别的,而是它的全体公民。
从汶川到芦山,我们对公民精神有了更多期待。有人曾将2008年视为“公民元年”,在感天动地的生命大救援中,亿万中国人激情释放朴素的公民精神。5年移易,这种精神已经成为重塑中国社会的磅礴力量。政府、社会及民众之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良性互动。从政府第一时间新闻发布,到网站建起“寻亲热线”、“灾情快报”,从公益慈善组织高效运转,到志愿救援队伍迅速集结,国家力量、社会力量与个体力量相互交汇,西方媒体感叹:“人们对普通中国人更有信心了,可以确信他们拥有建立一个更具美德社会的能力和责任感。”
从汶川到芦山,我们对社会理性有了更大信心。转型期的中国无疑必须面对各种矛盾,以焦虑对待沉疴只会积攒问题,以怨怼发泄不满只能撕裂社会。这5年,当“正能量”成为流行词,“建设者”成为首选项,我们的社会开始向理性回归。“不要放纵感情一味煽情,也别肆意否定一味挑错”,芦山地震的第一时间,即有网友如此告诫。“帮助灾区,不一定都要赶赴现场”,“不传谣、不占路、不添堵,都是在奉献力量。”一样的情系灾区,一样的生死与共,然而比起5年前的那个初夏,对于如何展开有效救援、怎样呵护受灾者尊严,我们有了更高要求、更深理解
从“救灾型”社会走向“防灾型”社会
中国的救灾能力显然又前进了一大步,跟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救灾的动员能力等指标已经走到它们的前面。但中国的救灾装备专业化程度还有差距,防灾能力尤其是明显弱项,对后者的评价批评声很多。
中国每次地震晃倒的民房,要比发达国家的类似情况严重得多。救灾可以由中央政府调集各路资源,但防灾除了需要“政府重视”,还是个经济过程与社会学习过程。加强全社会各种基础设施的防灾能力,需要国家、企业及个人的大规模投入,它不可能是一次我们熟悉的“大扫除”式运动,它一定是伴随中国经济发展浪潮一步步向前推进的。
减少灾难的人员伤亡还需有国民防灾教育和训练的帮助,这同样很难运动式完成。提高人们参与这类培训的兴趣,在经济不够发达的社会并非易事。
由于地震等大灾难反复成为社会关注的绝对中心,汇集了公众的情感,赈灾过程往往同时是社会理性的磨练过程。在社会多元化时代,赈灾很容易成为各种力量竞争公众形象的舞台,公众应对此心中有数,支持团结和配合,鼓励集中精力救灾。
上一篇:时政热点:我国单亲家庭将达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