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4 10:25:33 甘肃公考考试网 //gs.huatu.com/gwy/ 关注公众号领资料 QQ备考群 APP刷题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矛盾的转化表明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从“通”到“痛”又从“痛”到“通”,表面看似体现乡村道路、乡村振兴的发展情况,其本质也在强调事物发展是动态过程,必然会存在问题和挑战,而这些问题和挑战,又是倒逼事物发展的动力和契机。
乡村道路的“通”与“痛”,反映了国家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不平衡不充分是永远存在的,平衡是相对的,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问题和挑战出现时,就必须下功夫去认识它、解决它,否则就会制约发展全局。当前不管是在解决当代中国农村发展中的问题,还是做好民生工程,根本着力点是——用辩证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民造福,心怀百姓,重视民生。
重视民生,有“通”才不会“痛”。时代是发展的,事物是变化的,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周边环境持续变化,不断地作用于事物本身。当事物发展无法与时代同频共振,无法与群众血脉相连,“通”便成了“痛”,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从最早的泥土路,到砂石路,再到硬化成3米宽的水泥路,现在更是升级改造成沥青路。为什么道路不断升级之下依旧成了堵点?痛点?道路的变化,本质反映的是群众需求的变化,物质条件的进步,群众住上小洋楼,买上小汽车,但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还无法与时俱进相匹配,只是停留在上一阶段,自然就由“村村通”变成“村村痛”。乡村道路、经济发展,社会万物发展规律都是如此,唯有跟随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重视民生,有“痛”才会“通”。古语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当问题成为我们发展的“拦路虎”时,当迷茫,挫折,碰壁成为限制我们发展的主要矛盾时,我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问题,去寻求突破,秉持破釜沉舟的勇气,化“痛”为“通”, 让成长的烦恼在成长中化解。当沥青路限制我们出行时,我们就会设法修路;当充电桩建设局限清洁能源革命和绿色交通发展,我们就会发展提速;当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还不均衡,无法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时,我们就会加紧布局;当中国“芯片”发展面临卡“脖子”难题时,阻碍核心技术发展时,我们就有自主创新的契机。当这些急难愁盼影响愈深,我们发展的动力就越足,受到的阻力就越小。困难与机遇同在,挑战与希望并存,我们需要化为危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重视民生,改善民生,顺应民意,离不开我们对时代大势的研判,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客观承认问题是存在的,不回避问题,用发展的眼光解决问题,加强调研,实地考察,多学习多借鉴。这才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风险和困难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