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5 09:30:10 甘肃公考考试网 //gs.huatu.com/gwy/ 关注公众号领资料 QQ备考群 APP刷题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在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型里总有这么一道题,在给出文段后提问:这个文段接下来要讲什么。这类推断下文的题目,往往让很多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怎么知道接下来要讲什么呢?今天华图教育就给大家分享一些解决这类题目的小妙招。
我们先以一道题目为例:
【例1】焚香的习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常人们为了礼仪将衣服熏香,古代文人雅士也喜欢在书房内焚上一炉香,营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因此,早在汉前就出现了以陶、瓷、钢、铁、瓦为材料制成的香炉。汉代时,佛教的传入对香炉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元末明初,原先其它材料制成的香炉逐渐被铜香炉取代,明代宣德年间则是铜香炉制作的巅峰时期。
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宗教对于香炉制作技术的影响
B.焚香习俗逐渐淡出礼仪的原因
C.香炉制作材料的发展演变过程
D.宣德香炉的制作及其艺术成就
【华图解析】答案选D。整个文段围绕香炉的发展演变展开,文段在尾句最后提出了一个新的话题,即宣德年间的铜香炉,那么下文也应该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论述,纵观四个选项只有D提到了宣德香炉和文段最后的话题相关,当选。所以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D。
这道题我们只要根据文段尾句话题对选项进行筛选就可以得到答案了。这是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文段当中的每一句话都有着承上启下的功能,那么下文要讲什么,自然是文段尾句来引起的。这也就意味着大多数情况下,下文要在话题上和文段尾句保持一致。这提醒我们:在做这类题时,大家一定要重视对文段尾句的分析。
这个时候问题又来了,当出题人洞悉了我们想法的时候,往往会针对着这一点来设置题目陷阱,我们再来看一道题。
【例2】河的两岸风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地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的是:
A.叙述“河神”野牛的传说
B.描写草原上的其他野生动物
C.描写位于河岸上自己的家乡
D.描写河另一岸的美丽风光
【华图解析】答案选D。
文段开头指出河的两岸风光旖旎,接着介绍了西岸的风光:有草原、有野牛,紧接着以野牛的视角将画面引向两岸。文段围绕两岸风光话题展开论述,并介绍了西岸的风光,那么下文就要介绍两岸中另一岸的风光。四个选项中只有D符合,故本题选D。
这道题的陷阱在于A项。文段尾句在讲野牛这一话题,当同学仅从尾句分析的角度来看待这道题时,就容易踏入陷阱,错选与野牛这一话题有关的A项。但其实整个文段是总分结构,先提出总:河的两岸,然后论述两岸中的一个:西岸。那么从整体结构上来分析,下文要讲的自然是河的另外一岸。这和文段尾句,即西岸的具体情况,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通过这道题目提醒我们:在做推断下文题时,尾句分析的思路固然重要,但千万别忽略文段的整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