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最容易吸引人们的快乐是那些能迅速实现的快感,也就是通过金钱消费能立刻得到的物质层面的满足。但是,这种对快感的追求,其实很难使我们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满足感。而这种对消费的追逐却最能侵占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深陷其中并且乐此不疲。其实,更深层次的满足感源于那些非具象的快乐。例如,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或者挑战自己的极限,完成了一个实现突破自我的作品,等等。
以下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是:
A.一味追逐过度消费,无法获得真正快乐
B.经过不懈努力取得成功会让人真正满足
C.休息和娱乐能让大多数人感到真正快乐
D.全身心投入到工作让人有深层次满足感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最容易吸引人们的快乐是……也就是通过金钱消费能立刻得到的物质层面的满足。但是,这种对快感的追求,其实很难使我们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满足感”,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对应“其实,更深层次的满足感源于那些非具象的快乐。例如,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等等”,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表述在文段没有体现,文段表述为“其实,更深层次的满足感源于那些非具象的快乐。例如,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等等”,属于无中生有,不符合文意。D项对应“更深层次的满足感源于那些非具象的快乐。例如……”,符合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2.(单选题)当教育已经从传授知识、发明工具、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拓展到人脑自身如何认知、如何在塑造的新阶段,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挑战不单是一个学科、一个专业的问题,而是本世纪全新、全方位、持久过程的挑战。本科生的智能课程体系设置和新形态教材的制订与开发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巨大工程。目前人类还处在从信息时代走向智能时代的过渡区,各大学依法自主设置专业,为我国智能教育的课程和教材优化创造了百花齐放的勃勃生机,还要共同探索中国智能产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试验平台、成果转化方法等。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人工智能对传统教育有巨大冲击
B.普及智能教育是时代的呼唤
C.大学智能教育刻不容缓
D.人工智能教育体系亟需完善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面提出人工智能对教研发起的挑战,引出“本科生的智能课程体系设置和新形态教材的制订与开发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巨大工程”,后面解释各大学的具体做法来强调大学的智能课程和教材要完善修订。可知重点句为第二句,强调大学的智能教育。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对应文段首句,非重点。B项和D项:“普及智能教育”“亟待完善”均属于无中生有。
3.(单选题)目前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此前曾有媒体报道过大学生群体严重浪费粮食的问题,他们每年倒掉的食物足以养活1000万人口一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如遇红白喜事,人们都以大摆宴席,铺张浪费为荣,似乎吃剩下的饭菜越多,越能表明其热情好客和慷慨大方。相反,如果谁家的宴席刚刚够吃,会被认为是小气鬼,丢人现眼。
这段文字最能说明的是:
A.红白喜事和大学生食物浪费严重
B.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C.红白喜事宴请铺张有些社会心理认同
D.中国人舌头上的浪费严重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中国人浪费严重。下文通过媒体报道的数据和农民城市的大摆宴席现象进行解释举例说明。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为文段主旨句,强调中国人浪费严重。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和C项:围绕例子的论述,偏离文段重点。B项:主体不符,文段描述的是中国的浪费现象。
4.(单选题)实际上,评价睡眠质量好坏的标准,不是睡眠时间的长短,而在于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只要第二天感觉精力充沛,没有觉得不舒服,这就表明睡眠质量高,是健康的睡眠。不让健康睡眠成为奢侈品,需要每个人的自我努力,如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按时睡觉,既保障睡眠时间,更应注重睡眠质量。
对这段文字的议题概括最精准的是:
A.深度睡眠与健康
B.睡眠的质量
C.健康的睡眠
D.生活方式与睡眠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评价睡眠质量的好坏取决于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从而引出“睡眠质量高,是健康的睡眠”。尾句给出“拥有健康的睡眠”的一些建议,“不让健康的睡眠成为奢侈品”。所以文段的议题为“健康的睡眠”。
第二步,对应选项。C项符合上述信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深度睡眠”为无中生有。B项:“睡眠的质量”出现在文段首句,仅起到引出核心话题“健康的睡眠”的作用,偏离重点。D项:“生活方式”仅是养成“健康睡眠”的建议之一,表述片面。
5.(单选题)海滩除了高盐、缺氧,还时常受海浪冲刷,一些红树植物为适应海滩环境,逐渐进化出独特的生长技能。如秋茄树的种子还没离开母树时就开始继续生长,直到发育出棒状的胚轴。当种子掉落到淤泥里,不到一天就可扎根长成幼苗。即使掉落在海面上,胚轴里面的空气和水分也会提供生命所需,可长期漂浮海上而不失生命力。秋茄树发育着密集的支柱根,支柱根从树干基部伸出再深深扎入泥土,能抵御海浪的冲击。而长在地面密密麻麻的形似幼苗的,是它的藤状根,其内部通气组织发达,既可以交换气体又可以存储空气。秋茄树拥有特殊的腺体,能把多余的盐分派发给老叶子,待老叶脱落时一并带走。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关于秋茄树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生活在海滩上的红树植物
B.繁殖方式具有“胎生”特点
C.藤状根可以起到呼吸的作用
D.支柱根可将海水过滤成淡水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符合原文,对应“一些红树植物为适应海滩环境,逐渐进化出独特的生长技能。如秋茄树……”。B项符合原文,对应“如秋茄树的种子还没离开母树时就开始继续生长,直到发育成棒状的胚轴……可长期漂浮海上而不失生命力”。C项符合原文,对应“而长在地面密密麻麻的形似幼苗的,是它的藤状根……既可以交换气体又可以存储空气。”D项“可将海水过滤成淡水”无中生有。
因此,选择D选项。
6.(单选题)地球自转促进了地球形状的形成,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地球物质由两极向赤道运动,从而使地球外形呈现出赤道半径大、两极略扁的旋转椭球体的形状,并产生了地球弹性变形。由于日月的引力,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海洋面上则表现为海洋潮汐,而地球的自转又使潮汐变为绕地球传播的潮汐波,其传播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对这段文字中划横线的“其”,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弹性变形
B.日月引力
C.潮汐波
D.海洋潮汐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其传播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出现在最后一句。分析“其传播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上下文语境。根据文意“地球的自转又使潮汐变为绕地球传播的潮汐波,其传播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可知,“其”代指的应是“潮汐波”。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7.(单选题)哲学的前提批判工作的真实指向究竟是什么?它是从何种特有的视角和方式切入对人的观念和行为的前提,并对之展开内在的而非外在的批判的呢?这是我们理解哲学的前提批判时所必须回答的一个“前提性”问题。哲学前提批判最根本的指向是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信念的“界限”,它要消解“思维的规定”与“存在的规定”具有同一性这一似乎不言自明的前提假设,从而呈现一切“思维的规定”不可避免的有限性。“思维”规定与“存在”规定具有同一性,这一信念经常被视为包括经验常识的“真理”、理论知识的“真理”和哲学的“真理”在内的种种认识形式赖以成立的一个基本前提。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前提批判工作的真理性
B.前提批判工作的科学性
C.前提批判工作的同一性
D.哲学前提批判工作的主题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通过两个“前提性”问题,引出“哲学的前提批判工作”这一话题,紧接着回答了哲学前提批判最根本的指向,最后又对“哲学的前提批判工作”的指向进行了解释说明。故整个文段围绕哲学前提批判工作展开。
第二步,对比选项。主旨同义替换对应D项,“主题”即对应哲学前提批判最根本的指向内容。A项、B项、C项三项均未提及“哲学的前提批判工作”这一核心话题,且A项“真理性”,C项“同一性”,对应文段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B项“科学性”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
因此,选择D选项。
8.(单选题)中世纪数学家比萨的莱奥纳多发现了斐波那契数列,它是这样一组数列:1、1、2、3、5……即后一数字为前面两个数字之和。那么,数列和树木的成长有什么关联呢?由于新生的枝条,往往需要一段“休息”时间,供自身生长,而后才能萌发新枝。所以,一株树苗在一段间隔,例如一年以后长出一条新枝;第二年新枝“休息”,老枝依旧萌发;此后,老枝与“休息”过一年的枝同时萌发,当年生的新枝则次年“休息”。这样,一株树木各个年份的枝桠数,便构成斐波那契数列。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斐波那契数列表现为树木的年轮增长
B.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
C.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中的应用
D.斐波那契数列表明植物在大自然中长期适应和进化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绍了什么是斐波那契数列,接着提出问题,引出该数列和树木成长之间关联的话题。后文具体论述两者之间的联系,即解释枝桠数如何构成斐波那契数列。文段是“分—总”结构,主要论述斐波那契数列和树木生长的关系,即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年轮的增长”文段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B项:“无处不在”表述过于绝对。D项:文段没有提及“植物在大自然的长期适应和进化”,属于无中生有。
9.(单选题)一声“干妈”不到两千块的床垫卖到一万三千八,如此畅销,老太太还照样心疼“干闺女”,为她打掩护、做辩解。就赖老人糊涂吗?不尽然。推销者卖的就是床垫吗?不全是。公司一句口号暴露玄机:“代天下儿女尽孝。”说是“代尽孝”,其实在骗钱,这样的公司涉嫌欺诈。然而,老年人情感上的需求却是真的。不讳言地说,老年人心灵上的这片空洞,就是骗子屡屡得逞的命门。有的老人识不破,有的则是有些明白了,却仍迷恋这种虚幻的亲近感,不愿意从梦里头醒过来,而这愈显悲哀。
与原文主旨不相符的一项是:
A.新养老真正需要心养老
B.儿女忙老人孤寂难排解
C.亲闺女可别败给干闺女
D.补上心洞才能百邪不侵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先讲述销售公司通过满足老人的感情需求行骗,而老人还甘愿被骗的事例。然后通过转折关联词“然而”引出文段重点,即“老人对于情感的需求是真的”,最后解释老年人受骗的原因是老年人心灵慰藉缺失,从而沉浸在骗子的虚幻的亲近感中。文段的行文为“分—总—分”结构,重点在转折之后,主要讲述老年人需要情感上的温暖和关怀。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中“儿女忙”属于无中生有。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和D项:“心养老”“补上心洞”均体现了要给予老年人心灵上的慰藉,符合文段主旨。C项:是对儿女要多关心老人的呼吁,同样符合文段主旨强调的给予老年人情感上的温暖和关怀。
10.(单选题)对于假的东西,只是堵,不讲明必须堵的道理,也会有副作用,例如对于假钞,如果只是没收,不指明他的危害,人们反而会产生疑惑甚至不满,对于假道理,除了触犯法律的可以采取法律手段,依法取缔禁止外,其他的必须揭露批判它假在哪里,危害在哪里。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讲道理要以理服人
B.假道理的危害
C.道理也要打假
D.对于假的东西,只是堵,不讲明必须堵的道理,也会有副作用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出观点“对于假的东西,只是堵,不讲明必须堵的道理,也会有副作用”,然后举了“假钞”和“假道理”的例子进行论证说明。文段结构为“总—分”,主要说明了“对于假的东西,只是堵,不讲明必须堵的道理,也会有副作用”。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B项和C项:三者均是围绕例子“假道理”的表述,非文段重点。
上一篇:2024甘肃公务员考试练习1
下一篇:2024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解析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