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为了解某地人民对建设创新社会的认识情况,当地知识产权局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回收后发现,60%的被调查者对建设创新社会的意义有正确的认识,30%的被调查者能理解国家对创新社会的建设所作的投入,该地知识产权局由此得出结论:目前当地人民对于建设创新社会是能够认识并理解的。
下列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以上结论的是:
A.能理解国家对创新社会的建设所作投入的被调查者均对建设创新社会的意义有正确的认识
B.正确认识与理解创新社会的建设离积极投入创新社会的建设还有相当的距离
C.并非全国人民都接受了调查问卷,所以结论的可信度还值得怀疑
D.这批问卷的被调查者主要来自该地知识产权局及其相关单位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目前当地人民对于建设创新社会是能够认识并理解的。
论据:60%的被调查者对建设创新社会的意义有正确的认识,30%的被调查者能理解国家对创新社会的建设所做的投入。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说明能理解投入的被调查者和有正确认识的被调查者有重叠,但是否有重叠与当地人民是否对建设创新社会是能够认识并理解的话题不一致,无法支持。
B项:无关选项。正确理解与积极投入建设有距离与当地人民是否对建设创新社会是能够认识并理解的话题不一致,无法支持。
C项:无关选项。论点讨论当地人民的情况,而选项说明并非全国人民都参与了调查,但不明确当地人民是否参与了调查,话题不一致,不能支持。
D项:增加反向论据。说明参与问卷调查的人有局限性,并不能代表当地的所有人民,因此,由调查结果无法推出当地人民对于建设创新社会是能够认识并理解的,可以削弱。
因此,选择D选项。
2.(单选题)电影院∶观众∶观影
A.广播∶听众∶主播
B.医生∶病人∶问诊
C.演唱会∶歌手∶演唱
D.发布会∶记者∶提问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电影院”是场所,与后两词属于地点对应关系,“观众”是“电影院”中的客体,“观众”与“观影”属于主谓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广播”不是场所,“听众”听“广播”,二者属于主宾关系,“听众”与“主播”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
B项:“医生”不是场所,“医生”与“病人”都是人,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病人”与“问诊”属于主宾关系,排除;
C项:“歌手”在“演唱会”“演唱”,“歌手”与“演唱”属于主谓关系,“演唱会”是一个场所,但是“歌手”是“演唱会”的主体,排除;
D项:“记者”在“发布会”“提问”,“记者”与“提问”属于主谓关系,且“发布会”是一个场所,“记者”是“发布会”中的客体,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3.(单选题)负需求是指部分或大部分潜在购买者对某种产品或劳务不但没有需求,可能还有厌恶情绪。因此,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分析人们为什么不喜欢这些产品,并针对目标顾客的需求调整定价,做更积极的促销,或改变顾客对某些产品或服务的信念,把负需求变为正需求。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不属于针对负需求进行的营销管理的是:
A.某地人不爱吃动物内脏,商场播放视频介绍动物内脏富含哪些矿物质,对人体有哪些好处,并赠送了相应的菜谱,显著提升了销量
B.A国民众不喜欢酱油,B国一家酱油企业通过在A国开办铁板烧餐厅,让该国民众了解“什么是酱油及其烹饪方法”,从而打开了A国市场
C.很多男性不喜欢皮肤护理美容保养服务,某美容院改造一块区域出租给理发师,上门的男顾客日渐增多
D.大部分小朋友都害怕看牙医,对牙医诊所很抗拒,诊所将诊室打造成动漫风格,在等待区放满毛绒玩具,受到小朋友的欢迎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负需求是指部分或大部分潜在购买者对某种产品或劳务不但没有需求,可能还有厌恶情绪;
②分析人们为什么不喜欢这些产品,并针对目标顾客的需求调整定价,做更积极的促销,或改变顾客对某些产品或服务的信念,把负需求变为正需求。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某地人不爱吃动物内脏,符合关键词①,商场通过播放视频介绍动物内脏对人体的好处并赠送相应菜谱进而提升销量,是将负需求变为正需求,符合定义;
B项:A国民众不喜欢酱油,符合关键词①,B国一家酱油企业通过在A国开办铁板烧餐厅,让该国民众了解“什么是酱油及其烹饪方法”,从而打开了A国市场,将负需求变为正需求,符合定义;
C项:很多男性不喜欢皮肤护理美容保养服务,符合关键词①,但某美容院改造一块区域出租给理发师,上门的男顾客日渐增多是因为要理发而不是美容,不符合关键词②,不符合定义;
D项:大部分小朋友都害怕看牙医,对牙医诊所很抗拒,符合关键词①,诊所将诊室打造成动漫风格,在等待区放满毛绒玩具,受到小朋友的欢迎,将负需求变为正需求,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4.(单选题)马匹∶船只∶车辆
A.银两∶金钱∶银币
B.纸张∶试卷∶画册
C.水杯∶油瓶∶饭碗
D.官员∶武将∶首领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马匹”、“船只”、“车辆”三者均属于交通工具,属于并列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银两”属于“金钱”,是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纸张”是“试卷”与“画册”的原材料,是原材料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水杯”用来装水,“油瓶”用来盛油,“饭碗”用来装饭,三者均属于容器,属于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武将”是“官员”,二者属于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5.(单选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元素组成不同,没有明显特征,先考虑属性类。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用规律。
考虑属性类,对称性没有规律,考虑曲直性,第一段三个图形均是三个全直线图和一个曲直线图。按此规律,第二段前两个图每个图形也是由三个全直线图和一个曲直线图构成,依此类推,符合该规律的是B项。
因此,选择B选项。
6.(单选题)有7名到大美公司应聘的人员:甲、乙、丙、丁、戊、己和庚,他们被安排在同一天的不同时段进行面试。每个人进行面试的时段各不相同,而且每人只进行一次面试。所有应聘人员不是硕士,就是博士。还知道如下条件:
(1)不存在面试顺序相邻两人都是硕士的情况;
(2)己的面试先于乙和丁;在己之前进行面试的人中恰好有两名硕士;
(3)甲是第6个进行面试的;
(4)庚的面试在丙之前进行。
据此可以得出,以下哪两人的面试不可能相邻?
A.戊和己
B.戊和丙
C.己和乙
D.己和庚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需要匹配的对象和信息,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进行推理。
由(2)可得乙、丁二人之前有己、两个硕士,因此在乙、丁之前有4个人或者5个人。再结合(3)可得乙、丁之前只能有4人。所以可以确定己是第4个进行面试的,则庚和丙的可能性有三种情况:第1个是庚、第2个是丙;第1个是庚、第3个是丙;第2个是庚、第3个是丙。
A项:如果第1个是庚、第2个是丙、第3个是戊,则戊和己有可能相邻,排除;
B项:如果第1个是庚、第2个是丙、第3个是戊,则戊和丙有可能相邻,排除;
C项:如果第5个是乙,则己和乙可能相邻,排除;
D项:第4个是己,庚只能是第1个或者第2个,不可能相邻,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7.(单选题)小中取大法是指在决策时,首先计算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并找出各方案在最差自然状态下的收益,然后进行比较,选择在最差自然状态下收益最大或损失最小的方案作为最终方案的一种决策方法。大中取大法是指在决策时,首先计算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并找出各方案在最好自然状态下的收益,然后进行比较,选择在最好自然状态下收益最大的方案作为最终方案的一种决策方法。
根据上述定义,分别使用小中取大法和大中取大法对上述方案进行决策,所选择的方案依次是:
A.方案二和方案二
B.方案二和方案一
C.方案三和方案一
D.方案三和方案二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小中取大:找出各个方案在最差自然状态下的收益,然后进行比较,找出最差自然状态下收益最大或损失最小的方案。
①大中取大:找出各个方案在最好自然状态下的收益,然后进行比较,找出最好自然状态下收益最大的方案。
第三步,辨析选项。
上述三个方案中,各个方案的最差收益分别为-40万元、-80万元、16万元,所以最差自然状态下收益最大值为16万元,所以小中取大法应该选择方案三;
上述三个方案中,各个方案中最大收益分别为180万元、240万元、100万元,所以最好自然状态下收益最大值为240万元,所以大中取大法应选择方案二。
因此,选择D选项。
8.(单选题)一项调查显示,长期食用鱼类的孕妇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其血液和头发水银含量超出标准,而这些水银将会在胎儿脑部堆积,且胎儿出生后水银不易被排出,从而导致智力发育迟缓,因此,孕妇吃鱼不一定能让未来的宝宝变聪明。
以下得出上述结论,隐含的前提不包括:
A.水银会经胎盘遗传给婴儿
B.与常人相比,水银更容易在孕妇体内蓄积
C.鱼类食品大多含有一定量的水银
D.水银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神经系统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选非题。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孕妇吃鱼不一定能让未来的宝宝变聪明。
论据:长期食用鱼类的孕妇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其血液和头发水银含量超出标准,而这些水银将会在胎儿脑部堆积,且胎儿出生后水银不易被排出,从而导致智力发育迟缓。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建立联系。水银会经胎盘遗传给婴儿,说明水银会从孕妇体内转移到婴儿体内,具有加强作用。
B项:无关选项。水银更容易在孕妇体内蓄积,与孕妇体内的水银是否会导致婴儿智力发育迟缓无关,论题不一致,不具有加强作用。
C项:增加论据。鱼类食品大多含有一定量的水银,说明长期食用鱼类的孕妇其血液和头发水银含量会超标,具有加强作用。
D项:建立联系。水银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神经系统,说明水银堆积会导致婴儿智力发育迟缓,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B选项。
9.(单选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同(每个图形都是由9个黑点和16个白圈构成),但每一幅图中黑点和空白区域发生明显位置变化,考虑位置类平移。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对比两段图形,第一行中黑点的个数依次向右移动一格,第二行依次向左移动一格(穿越),第三行位置不变,第四行依次向右移动两格,第五行依次向右移动三格(穿越)。第二段应用此规律,只有B项符合。
因此,选择B选项。
10.(单选题)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不仅意味着人口老年负担系数不断提高,同时也意味着劳动投入的减少,面对我国老龄化这一不争事实,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大大减缓劳动力总量的不足。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A.中国适龄劳动力存量正处于高峰期,大约有1亿适龄人口没有就业
B.2012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1.8亿,占全球60岁以上人口的24%
C.按照我国目前的老龄化速度,到2050年我国仍有劳动人口约7.1亿
D.中国每年新增的1200万个就业岗位中,有超过30%来自于退休人员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大大减缓劳动力总量的不足。
论据: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年负担系数提高,劳动投入减少。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说明我国劳动力有剩余,不存在总量不足的问题,所以不需要延迟退休年龄,具有削弱作用。
B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了我国老龄人口的人数情况,但并不能说明劳动人口足或不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不明确项。该项中的“7.1亿”劳动人口是不是充足并不明确,不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论据。该项说明有很多老龄退休人员再就业,说明劳动力总量确有不足,可以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减缓劳动力总量的不足,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A选项。
以上是《2024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解析17》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甘肃公务员考试网(https://gs.huatu.com/)
(编辑:阿正)华图教育兔小妹
甘肃华图微信公众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