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分校

您当前位置:甘肃人事考试网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高分技巧 >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历史考点——中国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历史考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2024-06-03 11:12:52 国考考试网 //gs.huatu.com/gwy/ 领资料   微信备考群   APP刷题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行测考试的常识判断部分经常考查古代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纵观近几年考试情况,该部分失分率比较高,故华图教育为大家整理了一部分历史常识,以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为例,希望可以帮助各位提分。

  赋税制度作为管理国家经济,充盈国库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我国历史久远。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便实行了“初税亩”,“初”是开始的意思,即开始按亩收税,此制度不分论公田还是私田,均按照土地面积纳税,实际上承认了私田,对于大力开垦土地意义深远,同时国家的收入也在增加,所以史学家也将此制度看做是我国古代农业税收的开始。

  唐朝前期采取租庸调制,依据户籍制度,按照人丁来征税。“租”指的是每人每年向国家缴纳粟两石;“庸”指的是每年为国家服徭役二十日,若国家不需要其服役或者本人不愿服徭役,则可用交纳绢或布来代替;“调”指的是缴纳一定量的绢、棉或布、麻。安史之乱后,受到战乱冲击,人口急剧减少,租庸调制无法满足国家收入,遂采用两税法,征税的标准从人丁转向了田产和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库紧张的局面,同时也让收入的类别减少,对人口的管理和约束逐渐变得松散。

  明朝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兼并严重,大地主巧取豪夺农民土地并且想尽办法躲避赋税,加之朝廷冗员开支巨大,导致国库一度十分拮据。此时,“一条鞭法”的税收制度被提上历史舞台,该制度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合并赋税和徭役,主要集中在谷物和银钱两方面,进一步减少了税收名目,是税收从物到钱的重要转变,为清朝的摊丁入亩制度的实行做了铺垫。

  纵观我国古代几次重要的税收制度演变,主流趋势是税收是朝廷调节经济,进行国家管理的重要手段。收税名目变少,从以谷物,力役,绢布,银钱到主要收取银钱,完成了从物到财的转变,对我国现代税收制度的变革影响比较大。

  以上知识点了解后,我们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

  【练习题1】我国农业税开始征收的标志是( )。

  A.初税亩 B.一条鞭法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

  【华图解析】答案选A。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制度开始了向农民征税的先河。成为我国农业税收的起点,故本题答案为A。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初税亩制度的意义。

  【练习题2】唐朝租庸调制度中,庸原本指的是( )。

  A. 缴纳谷物

  B. 缴纳绢布

  C. 服徭役

  D. 其它

  【华图解析】答案选C。租庸调制中,庸指的是男子为国家服徭役,不去或者国家不需要时可以用绢或者布来代替,故本题答案为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租庸调制的内容,难度适中,主要需要准确记忆。

以上是《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历史考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甘肃省考考试网(https://gs.huatu.com/)

(编辑:shirui)
联系方式

华图教育兔小妹

微信号:htjy420
验证信息:国考
报考问题解惑,贴心的报考指导

甘肃华图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gshtjy
验证信息:国考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公考资讯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