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分校

您当前位置:甘肃人事考试网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行测定义判断中的古汉语之美

行测定义判断中的古汉语之美

2024-05-10 13:55:56 国考考试网 //gs.huatu.com/gwy/ 领资料   微信备考群   APP刷题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寥寥数语勾勒出汉语言之美。汉语言的音是美的,汉语言的律是美的,汉语言的一切都是美的。当汉语言遭遇定义判断又会迸发出什么火花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定义判断中的古汉语之美。

  例题1.变文和连文是古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方法。变文是指为了避重而在相邻的句子中采用同义词来表达相同的意义。连文是指本来要表达甲,而连带说到乙,使两个相关联的词连在一起,但突出表达其中一个词的意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使用了连文这一修辞方法的是:

  A.《易经.系辞上传》:“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B.《史记.淮阴侯列传》:“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C.诸葛亮《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D.贾谊《过秦论》:“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华图解析】A。连文定义的关键信息:两个相关联的词连在一起,但突出表达其中一个词的意义。

  A项,“雷霆”突出表达“雷”的意义,“风雨”突出表达“雨”的意义,符合连文的定义。

  B项,“死”与“亡”为同义词,“生”与“存”为同义词,该句使用的修辞方法为变文。

  C项,“败军之际”与“危难之间”为同义词,该句使用的修辞方法为变文。

  D项,“南”“西”“东”“北”为并列的方位词,“汉中”“巴蜀”“膏腴之地”“要害之郡”为并列的地点,并不是相关联的词连在一起但突出表达其中一个词的意义,不符合连文的定义。

  故本题选A。

  例题2.错综是故意在对举的分句或词组中交错使用不同范畴的词语或不同结构的词组的修辞格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错名:即在对举分句或词组中,交错使用不同词类的格式。(2)错序:即在对举分句词组中交错使用不同结构(语法关系)的词语的格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加点句属于错序的是:

  A.甘苦寒温之节,后先胜复之用

  B.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之厄

  C.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洗,缝腹膏摩

  D.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

  【华图解析】C。错序定义的关键信息:对举分句词组中交错使用不同结构(语法关系)的词语的格式。

  A项,“甘苦寒温之节,后先胜复之用”为对举分句,两个分句中分别用“甘苦寒温”“后先胜复”形容后面的名词“节”“用”,并没有交错使用不同结构(语法关系)的词语,不符合定义。

  B项,“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之厄”为对举分句,两个分句中“上以疗”“下以救”都是动作,动作的对象分别为“君亲之疾”“贫之厄”,构成动宾结构,并没有交错使用不同结构(语法关系)的词语,不符合定义。

  C项,“缝腹膏摩”为对举词组,“缝腹”为动宾结构,“膏摩”指用膏药涂抹,“膏”为名词,此处活用为动词,属于交错使用不同语法关系的词语。符合定义。

  D项,“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为对举分句,两个分句结构相同,并没有交错使用不同结构(语法关系)的词语,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汉语言讲究句式结构,当汉语言相关的知识出现在定义判断题目时可以提炼题目中的定义要点和关键信息,把握语法要求,做到事半功倍。

以上是《行测定义判断中的古汉语之美》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甘肃省考考试网(https://gs.huatu.com/)

(编辑:shirui)
联系方式

华图教育兔小妹

微信号:htjy420
验证信息:国考
报考问题解惑,贴心的报考指导

甘肃华图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gshtjy
验证信息:国考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公考资讯

上一篇:面试模拟题:国家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