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9 13:26:49 甘肃公考考试网 //gs.huatu.com/gwy/ 关注公众号领资料 QQ备考群 APP刷题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2018年甘肃公务员笔试已经结束,甘肃华图提醒进入面试的考生积极备考,在此给大家收集整理2018甘肃公务员面试热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点相关背景
“退订回T”,看到推销短信后,成都市民阿琳回复了一个“T”,希望不再收到这样的短信。然而,连续回复多个T后,垃圾短信不仅没有被“退订”,发送的频率反而更高了。回复“T”到底能否取消推销短信的接收?成都商报记者以商家名义暗访短信代发平台,得到的答复是:退订回“T”,只是一个形式,“就算用户回几百遍‘T’,也没用。” (4月15日《成都商报》)
热点独家解析
@中国青年报范娜娜:短信“退订”后依旧会受到垃圾短信的骚扰,这不仅是个人困扰,更是关乎大众利益的公共议题,相信类似问题不少朋友都遇到过。其实早在2015年,国家发布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就明确要求:“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消息内容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或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消息……”但如此深的短信退订套路仍存在,无非是钻了监管的漏洞,貌似给了用户自主选择权,可以回复T退订,但各种猫儿腻也多了起来。回复之后照样发送短信骚扰,甚至越回复退订,越被标记为活跃用户,增加推送频率,使得退订沦为一种形式,实际上,用户的自主选择权已被剥夺。
“退订回T”成为摆设,不仅是商家之过,也是监管之疏。有关部门制定了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并不能从此高枕无忧,还需要对市场进行监管,针对违规商家进行严厉惩罚,否则,单纯依靠舆论呼吁商家自律,根本于事无补。毕竟,有利可图就会有人甘愿冒险。用户反复退订,商家持续轰炸,短信退订常常陷入一个死循环,用户浪费了时间,消耗了金钱,商家、短信平台、电信运营商则在背后坐收渔利。最终商家违背信誉的行为却要用户来埋单。
有专家建议对垃圾短信不回复或黑名单处理,这只是退而求其次的办法,仅凭用户的防守,并不能彻底根治如“牛皮癣”般的垃圾短信。监管部门要有所作为,整治“耍流氓”的商家,切断运营商与垃圾短信之间的利益纠葛,从源头下手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如此方能更好地破除短信退订的套路,还给用户一片干净的信息空间。
@苏州日报王嘉言:造成这个状况,推送商家是始作俑者,短信发布服务商是关键推手。这个“退订”对不同对象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要求取消推送的指令;对商品发布商来说,是一个活跃用户的确认信号;对短信发布商来说,是一种根据法规必须遵守且无法更改的短信模板中的一种硬性规定。所以垃圾短信会越“退订”越多,从而成为“不治之症”。有鉴于此,消费者最直接、最有效的应对手段就是:对此类短信一律不回,不予理睬,如果可以,把短信发布商加入手机通讯录黑名单。移动用户更幸运一些,可以通过回复“0000”来完全屏蔽垃圾短信,以这种方式退订任何端口的短信息,但这种“格杀勿论”也会带来误导的顾虑。其实,对于这种现象,法规有明确规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发送商业性短信息,应当提供便捷和有效的拒收方式。短信发布商在形式和服务条款上也做到了这点,但目前在技术层面无能为力。
消费者很无奈,但监管部门不能无为。最近监管层面有了新的表态,相应的监管措施将进一步细化,对于违反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这种不加签名、不加“退订”、“退订”失效的这些责任主体,实行约谈、责令整改,并纳入到电信行业信用管理的失信名单里面去。
如果能将这些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对广大饱受垃圾短信困扰的用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四川在线郭元鹏:“无法退订的短信”何以如此嚣张?其一,一些商家狡辩说,虽然你不需要这条短信,但是我们再次发的是“新的内容”,你又没有退订“新的内容”,这就是厚颜无耻的行径;其二,一些平台直言不讳,“退订”其实就是摆设,只要你回复短信了,无论怎么回复,都是完成“注册”,不这样做我们能够接到生意?
“流氓短信”就像网页上的“弹窗广告”,虽然设置了关闭键,实际上关闭键就是摆设,无论你点击关闭还是点击进入,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进入。这种技术就是耍流氓。 “流氓短息”的出现,是不法人员借助了技术,实施了骚扰。难道我们的有关部门真的拿“流氓短息”没有办法了?其实,“流氓短息”是对“垃圾短信”治理成效的检验。
治理“垃圾短信”发布了很多制度,然而如此“垃圾短信”却一直没有离开百姓的生活。这个过程中执法部门哪去了?这个过程中,运营商的“拦截系统”为何失灵了?在允许“流氓短信”存在的时候,运营商究竟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为流氓打开了技术的大门而已,表面上看,是“流氓短信”在耍流氓,其实是运营商和执法部门在纵容这些技术流氓。不是“短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而是成为了摆设。
别让“无法退订的短信”再厚颜无耻的骚扰我们了!
@人民日报邵远:事实上,按照有关规定,短信息、短消息服务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或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消息。这也是营销短信内容需要加上“退订”字样的原因。然而,有的营销短信,只是在形式上提供了退订方式,实质上却无法取消。这无疑构成了对用户的欺骗。面对短信营销推送,用户有选择接收的权利,也应有随时中止的权利。如果只能被动接收、不能主动筛选,这样的体验只会增加反感。
应该说,通信手段的日新月异,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随之而来的垃圾信息等乱象,也一直是监管的重点。近年来,有关部门多措并举、重典治乱,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大力整治泛滥的垃圾信息,成效显着。然而,一些平台打“擦边球”的行为,却有待更强约束。营销短信“回而难退”的现象,映照着加强平台端监管的紧迫。一个健康有序的通信市场,需要每一个主体都遵循规则。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徜徉在数字海洋中,尽享信息带来的便利。
@红网胡辉:在生活中,我们消费的地方多,服务也多元,如果有一次记录,就要接受大数据的如此推送,那么,我们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一个“垃圾场”?对这种“强送”式的垃圾广告,网络安全专家建议不回复或黑名单处理。这样或许能少一些安全隐患,少一些变本加厉的推送,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广大用户凭什么要做沉默的羔羊?
是谁给了商家推送消息的权利?可以肯定的是,不管用户有没有回复“T”,都没有多少人喜欢这种无底线的推送方式。用户消费一次,不等于同意商家开启“同意接收”的短信模式,商家又凭什么自动设置用户同意接收这样的“垃圾”?
生活中,这样的“垃圾”还真不少,就连在商场购物,都可能随之而来关注公众号,自然而然的消息推送。凡此种种,利用消费记录获取推送自由,商家从一开始就未尝征得用户同意。这种做法又岂不是侵犯用户的正当权利?
可以说,“回T退订”成摆设,商家或信息平台难辞其咎。杜绝这样的“垃圾”,需要用户能多些维权意识,也需要有关部门及时介入。更希望的是,商家能从一开始就尊重用户权利:让愿意接收短信的自动申请,不愿意的不去打扰,岂不更好?
华图解析:近年来,网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推销式的垃圾短信,这不仅污染了通信环境,还侵犯用户个人隐私。这些垃圾短信以“强买强卖”的方式进入人们生活圈,甚至还打着“回T退订”的看似人性的幌子,实际上却只是形式。
那么,为何用“退订”骗人呢?其实,早在2015年,我国发布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便明确要求:“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消息内容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或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消息……”说白了,就是这些公司打着国家法律的擦边球,其本质是把国家法规架空了。
要想遏制垃圾短信,仅靠手机用户的“自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终仍需从技术、监管、法律和制度层面入手,唯有各个方面携手,营运商以及有关部门都依法尽到责任,并进行依法追责,垃圾短信轰炸骚扰现象才会减少直至杜绝,公众的合法利益才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