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考结构化面试:从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谈起
在国家结构化面试中,主要考察我们六种能力,分别是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其中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目,在各类公职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所以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绍考官对于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使考生能够真正把握考官心理,赢得考官的青睐,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做到有的放矢。一、突出观点,准确到位“综合分析”,顾名思义,有“综合”和“分析”两部分,其中“综合”即要求我们对问题有宏观的把握,有整体性的观点。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往往语言拖沓,观点不明确,甚至可能没有观点直接分析,这都会影响考官对于我们综合分析能力的评价,所以建议广大考生在答题中把握题目关键,理性客观地提出观点,准确到位,不偏题,并尽量在答题的前几句话中将自己的观点表述清楚,进而使考官了解我们对于这道题的整体观点。二、思路连贯,逻辑清晰考官在面试阶段每天都要重复的听考生答题,所以如果考生思路混乱,逻辑不清,直接影响考官对于答题内容的接受度。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应准确把握三个大的方向,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把论证观点作为答题的重点,深入剖析,并根据是时政类或哲理类进行具体的阐述。建议学生在答题之前,写出大体框架,并加入关键词作为答题时的提示内容,使答题内容更为连贯流畅。此外,在答题时应以分点形式论述,如: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再次等。通过分点,提醒考官注意我们的答题内容。三、分析全面,内容丰富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目相对于其他题型来说,更为复杂,对考生的要求也高。很多考生在答题中往往只能想到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这就是答题不全面的表现。如“教育部发布新规,将考试招生、基建工程招投标、校级领导干部社会兼职、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等纳入《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要求各高校向社会公开、确保真实。对此,你怎么看?”很多学生能够通过招生公开,想到促进教育公平,使其成为答题的要点,但是忽略了后面的“公开基建工程招投标、校级领导干部社会兼职等”,而这一部分实际上也告诉我们这项政策有着约束高校权力,减少教育腐败的作用。如果我们只从促进教育公平的角度去分析,就会过于狭窄。通过这一例子我们会发现,答题要点全面,能够凸显考生思路开阔,内容丰富。建议考生答题时可以多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如影响分析,原因分析等,进而使内容更加全面。四、语言精湛,画龙点睛在达到前三个要求的基础上,对于考生提出的更高的标准,即语言精湛。在答题过程中,应至少做到语言规范,如果能够运用一些名言警句或结合当前热点问题,进行论述,将会更有新意,更能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如果日常积累较少,在临场时缺少这类语言,不可随意应用,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反而事倍功半。此外,注意语言的优美,是在对观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做到语言精湛,切不可主次颠倒,为了辞藻华丽而大篇幅阐述,反而忽略了主要观点,使内容繁杂。因此,考生应在日常学习中多积累名言警句,时事热点,哲理故事等。积累越多,越能灵活运用。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目在公考中,一般以第一题的形式出现,尤其应该引起考生的重视,望广大考生能够把握考官心理,达到考官要求,攻破第一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