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4 10:55:28 甘肃公考考试网 //gs.huatu.com/gwy/ 关注公众号领资料 QQ备考群 APP刷题 文章来源:甘肃华图
2016年甘肃公务员面试即将到来,熟悉近期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对于备考2016年甘肃公务员面试,有着重要的作用。甘肃华图教育为你重点解析这些社会热点问题,让你全面理解,积极备考。
常州外国语学校是江苏省内较好的一所初中学校,因为教学水平高,是不少家长择校的首选。然而,自2015年年底开始,很多在校学生不断出现不良反应和疾病,家长怀疑与旁边的化工厂污染土地有关,央视记者随即展开了调查。(4月17日东方网)
@新京报薛家明:从时间上看,环评报告批复时间是2012年3月31日,而学校奠基施工是在2011年8月21日。这意味着,学校在不知环评是否达标的情况下,提前开工7个多月。而随后的环评报告,无视农药成分残留,只考虑了氨氮、pH值等常规的污染物指标,这更像是一出“环评双簧”,以洗白学校违规建设的事实。环评报告中,既说明学校建设“符合规范”,也指出项目北侧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已受到污染,存在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显然,校方选择性“收听”有利信息,而对风险提醒“装睡”。国家规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一般认为至少在300米以上,项目厂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之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而常州外国语学校新校区只与污染区相隔一条马路,最远不过100米。无视这些规定,很难拿“环评事故”挡枪。
@京华时报兵临:从当年化工厂的违规操作,到相应环保执法的疲软;从学校选址的疏忽大意,到奠基施工时的未批先建;从环境评估的漏洞百出,到对环评建议的置若罔闻,几乎每一个环节的安全制度都遭到忽视、废弃乃至违反。在事情演变的逻辑终端,只能是学生的生命健康被无情伤害,最终危害后果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人们发现危害时间的早晚。从“毒跑道”“药儿园”到“毒土壤”,每一次发生在校园里的安全事件都令人愤慨,但悲剧总是不断,这究竟是为什么?如果一个社会食品安全事故不断、环境污染事件频发,我们就不可能指望校园成为“世外桃源”。因此,要让学生逃离各种安全威胁,必须从建构一个安全的社会开始,夯实我们的社会根基。
@中国青年报舒圣祥:“不该建的学校”揭开的是多重流脓的伤疤。其中第一道就是:我们到底有多重视教育?学校搬迁与新校选址,重点考虑的到底是什么?将学校搬迁到化工区,将学校建在“毒地”上,是基于教育发展的需要,还是基于土地财政的需要?“不该建的学校”背后的第二道伤疤,是环境污染的疯狂与可怕。常州外国语学校所处“毒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严重,超标动辄10万倍,涉事化工企业在运转过程中不仅直排毒废水,更涉嫌将克百威、灭多威、异丙威、氰基萘酚等剧毒类产品偷埋于地下。对此,当地环保部门知情吗?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还要继续走多久?“不该建的学校”背后的第三道伤疤,是环评走过场、未评先建的顽疾。学校能够建在“毒地”上,某种程度上全拜跛足的环评所赐,如果环评足够负责,学校就不至于建在“毒地”上。对学生出现的健康损害,环评部门理当承担责任。
“学校是最安全的地方”,这应该成为常识和底线,不仅在防震的层面如此,在所有指标层面都应如此。期待调查组兑现“决不姑息一查到底”的承诺,让那些总打学校坏主意的人受到应有的惩戒。
@检察日报党小学:新校区存在环境污染,导致数百名学生身体出现不适乃至疾病,当地不少人称学校建在“毒地”旁,发生这样的事情令人诧异。很多家长要求学校搬迁过渡,校方表示污染可控,当地政府也已采取措施,相信问题会得到解决。但不得不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以及背后隐藏的问题。学校为什么建在“毒地”旁?这所学校北边原来是三家化工厂。学生本应在最安全的场所学习,把学校建在“毒地”旁,需要认真反思。?环评报告是怎么过关的?当地教育部门表示,学校所在地块土壤“检测都是达标的”,选址评估报告“符合规范”。可是,环评报告指出项目北侧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已经受到污染,存在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这是否就意味着“符合规范”的评估报告存在瑕疵。那么就要问一问,究竟是环评报告失实,还是有关部门视而不见。除了这些,是否还存在“未批先建”问题?未批先建,国家明文禁止,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5条就有明确规定。一所学校大张旗鼓建设,开工时有没有拿到开工证?如果有,是谁违规批准的?如果没有,监管部门为什么没及时发现并制止?
事实上,我国关于城乡建设包括学校、住宅建设等都有一系列法律法规,城乡规划法、环保法、环境影响评价法都有相应的明确规定,只要严格依法建校,就可以避免数百名学生遭受污染侵害的事情。对此,有关部门应认真调查,依法处理,不能轻易放过。
@人民网蒋萌:从邻避效应的角度,思维正常的人不会上赶子到化工厂旁边盖房。常州外国语学校为何“近墨者黑”?当地的行政者为何没给学校批一块“安全之地”?这背后的“故事”耐人寻味。一个鲜见的事实是,如今许多地方都将优质地块用于商业开发。“黄金地段”别想奢望,染指“一般地块”也不容易。虽说当下二三线城市的楼市颇具凉意,处于“去库存”境地,但这不意味着管理者就会轻视地皮的价值。很多时候,新建或扩建的医院与学校、保障性住房往往会“被选址”在郊区,个中原因,你懂的。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疑因选址发生污染伤学生事件,责任恐怕不能只由校方来扛。常州市政府回应称,此前已对相关地块用途作出重大调整,组织实施地块修复调整工程,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土壤及地下水的环境风险。2月15日,有关地块土壤修复调整工程通过验收……按上述说法,有关地块已是安全的,那么众多学生为何出现不适?污染物超标数万倍,是“检测有误”吗?公众将继续关注此事。
华图解析:近些年很多原本建在市中心的学校,纷纷搬往郊区,对外宣称是为了学校更好地发展,其实质是为了带动迁往地的房地产开发,但问题是,不该将学校建在“毒土地”上,之所以称之为好学校,不仅需要有较高的教学质量,还必须具备一流的校园环境,远离噪音的干扰,特别是环境的污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健康成长,才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面对学校建在“毒地”旁,我们不禁要问,环评报告是怎么过关的?显然这份报告存在着重大瑕疵与缺陷,大家都知道,污染地块在没有完全修复之前,是不可以使用的,可惜,这份报告并没有特别提示,而是象征性地标明了“必须注意”,这与“走过场”没有本质区别,这简直就是拿数千名师生的生命健康当儿戏。
可见,在这起令人唏嘘而愤懑的事件中,明显有人触犯了法律底线,希望接下来的调查能够开展依法追责,让对此负有责任的人受到应有惩罚;使用严重化工污染地下水施工的教室、宿舍、图书馆,环境质量是否真的达标,希望接下来的调查能够给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不再回避环评报告中回避的检测项目。当然,人们最希望的是类似事件以后不再发生,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不再被视为“纸老虎”,新的建设项目审批时不再有人漠视公众的生命和健康。
相关阅读>>>
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面试课程 | 面试专题 | 网校课程